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孩子的学习成长,是每一位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。最近几年来,青岛的教育工作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、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为目标,深化改革,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。今天的《小康青岛在路上》,我们来看看,这些年,咱们的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?
在崂山区育才学校,学生们正在使用VR眼镜学习地理课程。戴上眼镜,犹如置身太空之中,可以清楚地感受地球、月亮等星球的运行轨迹,学生的认知和记忆更加深刻。
太空星际、深海秘境、动物世界,有了VR眼镜,孩子们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。目前,崂山区有八所学校配备了VR教室,涵盖30多门学科的课程资源。VR教室是青岛市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缩影,近年来,我市陆续投入10多亿元,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,打造基础数字智慧学习环境。全市1199所中小学,全部实现光纤接入,944所中小学建成了智慧校园。VR眼镜、电子白板、电子书包等,都已是岛城课堂中的常见内容。
高大的储酒罐,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,这不是某一家企业的工厂,而是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实训基地。在校园的基地里,有种植着葡萄的教学实验场,葡萄成熟之后,学生们动手采摘,通过实训基地里的设备将其酿成葡萄酒。而这些酿酒设备和技术,都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,从德国引进的。除了有可以酿酒的果品加工培训中心,还有肉品加工培训中心,奶制品加工培训中心,西点加工培训中心,以及奶牛场、种猪场和教学实验场。
校企合作是青岛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,近年来,青岛市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,探索建立校企协同育人、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,最近两年来,市财政每年安排约1000万元经费,支持试点学校和试点企业开展试点工作。此外,先后投资2800万元,重点支持15个高职专业联盟建设,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育人质量。
青岛实验高中、青岛六中、九中、十九中、三十九中,这5所外迁的高中从2016年起投入使用,每所高中的占地面积均在260亩左右,校均投资超过7亿元,五所高中都规划了“学科教室”,配置了各类创新实验室,引入太阳能、雨水回收利用等节能设施,增加绿化覆盖率和容积率等,打造环保绿色校园,同时网络有线到位,无线覆盖。在十二五期间,青岛市累计投入资金172亿元,新建改扩建729所中小学和969所幼儿园。
同时青岛坚持引、育并举,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水平。十二五期间,签约来青岛的高校达到30所。山东大学青岛校区、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引进,让青岛的高校“朋友圈”进一步扩大。
ja-ac.com声明:ja-ac.com尊重原创,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ja-ac.com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代表ja-ac.com立场。